手足口病的确诊方法是什么?与其他疾病相比,手足口病有哪些特征用于鉴别?
2024-02-19 09:21:38婴儿饮食点击:86
每年夏秋两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由于极少数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会病情严重甚至死亡,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感染手足口病。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手足口病呢?或者说手足口病呢,跟手足口病很相似呢?或者疱疹性口腔炎怎么办?
手足口病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1、致病菌不同。口蹄疫的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衣原体阳性疾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2、病原体不同。口蹄疫病毒感染只能引起牛、羊、猪、鹿、大象等偶蹄类(二爪类)小动物的口蹄疫,成为口蹄疫的病原体。人类口腔疾病。只有首先发生动物流行病,人们才会生病。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胃中携带病毒的患者和人群,是一种人类疾病。
3、传播途径不同。口蹄疫是通过皮肤和粘膜接触患病动物口腔和蹄部的溃烂部位而感染的。有时,人们会因食用感染病毒的未加热(巴氏灭菌)牛奶而受到感染。因此,人类口蹄疫的发生极其零星。手足口病是通过与患者接触以及日常用品、餐具、玩具的污染等途径经口传播的。它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流行病。
4.疾病组别不同。人类感染口蹄疫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来确定的。受影响人群的年龄普遍较低,但由于易感基因很低,因此发病的机会很小。儿童和老人一旦生病,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症状。手足口病主要是儿童的传染病。绝大多数患者年龄在三岁以下,五岁以上的患者极少数。托儿所内经常发生流行病。
5、发病部位不同。手足口病和手足口病虽然在口腔、手指、脚趾之间的部位相似,但临床症状却有所不同。
手足口病的具体表现助孕括全身食物中毒症状和局部水疱损害。出现发烧、头痛和全身不适。 12天后,口腔粘膜、舌头周围、手指间、脚趾末端会出现小水泡。再过12天,小水泡就会破裂,出现斑点并继发感染。然后脓疱会留下疤痕并脱落,通常不会留下疤痕。病程持续12周,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严重者可能并发心脏病。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没有发烧或低烧,但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首先,口腔内的蜡质上出现水泡,遍布颊粘膜、牙龈、舌缘,并破裂形成溃疡。随后,手指、脚、臀部和腿部出现斑丘疹。第二天,只有一小部分斑丘疹形成了黑豆、红豆大小的水疱。它们是孤立的,没有结合在一起,含有一种比较终没有破裂的透明液体。35天的自发消化、吸收和收缩。全身症状轻微,现病史1周左右,预后良好。
6、诊断依据不同。口蹄疫要求当地牲畜发生或传播口蹄疫,且必须有接触病畜,或食用受病畜污染的未加热牛奶等情况,潜伏期一般在2年之间18 天以及3 至8 天;发病的特点是全身食物中毒症状和局部皮疹和溃疡。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炎的区别
1. 特点
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以散发症状为主。通常没有皮疹,但有时下腹部可能会出现水疱。发病时发烧38-40; 1-2天后,口腔粘膜上会出现小水泡,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簇状的;小水泡会破裂并产生非常浅的红棕色溃疡。膜状渗出物,周围呈浅红色;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流口水、烦躁哭泣、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通常在1至2周内消失。
2. 高危人群
疱疹性口炎是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感染。 6个月至两岁的婴儿更容易感染该病。如果不治疗,1-2周即可痊愈,但极易复发。如果宝宝一直生病,通常与缺乏营养锌有关。
3、多发季节
疱疹性口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高发季节,且具有传染性,可发生于幼儿园等群体。
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1.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危重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可能会显着增加。
2.血液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轻度升高。在危急情况下,肌钙蛋白(cTnI) 和血糖水平可能会升高。上升。 Cc反应蛋白一般不增加。乳酸杆菌水平增加。
3、动脉血气分析:当呼吸道受累时,会出现动、静脉血氧减少、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回路升高、轻度至中度酸度等。
4.脑脊液检查: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主要表现为:外观清晰,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多为单核细胞,蛋白质正常或稍增多,糖、氟正常。
5.病原学检查: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感染非特异性核苷酸阳性或分离出肠道病毒感染。咽、气管分泌物、皮疹液、排泄物检出率较高。
6.血清学检查:血清蛋白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感染中和抗体在急性症状期间和手术恢复期增加4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