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补药VS毒药?“育儿焦虑”才是伤害孩子身体的元凶!
2023-03-17 21:13:19胎教常识点击:235
最近几年儿童保健品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需求量不断增涨,厂家推出的产品也在五花八门的增加。据统计显示,我国儿童保健品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左右,其中婴幼儿保健品约为200亿元。家长们由于育儿焦虑往往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但是保健品根本就不是药品。
保健品不是药品
保健品其实就是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只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儿童保健品简单说,就是儿童保健食品。
意思是说,这些东西根本不是药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国家对保健品的功能是有规定的,比如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缓解视疲劳等,优质合规的保健品才能达到这些功效,但是这些功效仅仅局限于保健和辅助治疗疾病。
实际案例分享
性早熟
胡女士一直认为自己九岁的女儿和同龄人相比身高偏矮,于是听信了营销推广,购买了增高保健品,一开始是有些效果的。但是没过多久孩子胸部开始发育,还出现月经,医生诊断孩子出现了性早熟,并且之后的身高也只能停留在这了。
肾结石
2018年一名九岁男童在医院检查出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最大一颗结石竟有两厘米大。由于结石影响孩子的肾脏还出现了严重的积水,医生说如果再晚一点治疗就会演变成尿毒症,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每天服用的钙片。
佝偻病
田女士三岁的女儿诊断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推销员的诱导下田女士购买了近八万元的保健产品,服用一段时间之后女儿便出现了眼睛出血、头发稀疏的情况,但是推销员却说这是正常反应,再服用一段时间就会好转,但是之后却诊断出了佝偻病。
儿童保健品伤害如此之大,出现的意外事故有不在少数,但是由于“育儿焦虑”被无限放大,保健品市场的“脏套路”依然能够屡次得手。家长们一定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品,生病了就要看医生,治不了病的产品才叫保健品。